近年來,股票市場中杠桿配資生意火爆,宣稱通過高倍率杠桿(如10倍以上)可放大收益,輕松實現年賺數百萬的“暴利神話”。記者深入調查發現,這類宣傳往往夸大其詞:多數案例中,高收益背后隱藏著巨大風險,包括市場波動、強制平倉和高額利息。金融專家指出,杠桿機制雖能放大收益,但更易導致本金瞬時蒸發。監管警示,場外配資缺乏資質,部分平臺涉嫌欺詐。真相揭曉,暴利神話多為誘餌,投資者需警惕泡沫破裂的風險。
在股票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,杠桿配資業務悄然興起,吸引眾多散戶入場。所謂配資,即投資者向平臺借款炒股,以小額本金撬動大額資金——例如,投入10萬元本金,通過5倍杠桿可操作50萬元倉位。這種機制承諾“倍率翻倍”的誘惑:如果股票上漲10%,收益可達50%,遠高于普通炒股。記者多方走訪揭露,這些“年賺幾百萬”的案例多屬夸大或虛構。一位曾參與高倍率配資的投資者王先生描述:“平臺宣傳月收益30%,結果市場一跌,杠桿放大虧損,我本金全沒了,還欠債。”
金融專家分析,杠桿配資的雙刃劍效應顯著。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,2022年場外配資投訴激增40%,多數涉及虛假宣傳和強制平倉。北京金融研究院李明教授指出,“高倍率杠桿看似暴利,實則風險幾何級放大。一旦股票下跌10%,5倍杠桿下投資者可能面臨50%虧損,甚至爆倉。”部分非法平臺以“低門檻高收益”為餌,收取高額利息和手續費,實則掏空投資者口袋。
監管層面,中國證監會多次重申打擊場外配資,強調其違反《證券法》。2023年新規要求配資平臺備牌經營,但地下交易仍存漏洞。投資者應轉向合規渠道,如券商融資融券,控制杠桿倍率在安全范圍內。杠桿配資的暴利神話并非金礦,而是風險陷阱。理性投資、審慎評估,方能守住財富底線。(字數:498)